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6:39:00
一季度金融“成绩单”近日出炉: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9.78万亿元……总的来看,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出现回升,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信贷需求回升主要与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预期趋稳等因素有关。去年以来,一系列宏观政策接连发力,扭转社会预期,改善行业环境,企业等经营主体投资意愿有所增强。同时,宏观政策协同效应明显加大,今年以来政府债券发行和财政支出节奏明显加快,多地重大项目也加速落地,这些实体经济需求带动了信贷加快增长。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给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更大挑战。历史经验和实践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完全有能力在复杂环境中把握好时度效,发挥出最大政策效能。面对宏观环境尤其是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人民银行已多次表态,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货币信贷增长还有后劲。此外,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会与内外部形势相适配,因势而动,强化逆周期调节,让政策空间在关键时刻发挥高效作用。
货币政策工具与时俱进,货币政策框架不断完善。长期以来,央行通过灵活搭配使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大传统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这些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并非一成不变,一直以来都在结合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动态演进。近年来,央行还根据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创设了一系列再贷款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金融服务。
去年以来,人民银行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优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也在不断健全。去年央行明确了政策利率,增加了临时正、逆回购操作,突出政策利率地位,框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范围;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丰富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工具等。这都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调控需要。未来,各项货币政策举措还会继续有效落地。
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持续落地见效、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形成、内需和信心得到有效提振,社会有效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金融体系也将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落实好“两重”“两新”系列政策,积极助力提振消费,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并通过丰富金融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等,更好满足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有效的稳固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姚 进)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早安,淮南!
03-25 20:57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发布会预告!就在今日下午3时
04-21 08:03高速上驾车只要不超143km/h就不处罚,是真的吗?山西交警:网上传言并不准确
04-21 07:28沈河区招募52对新人共赴国风集体婚礼
04-21 07:02货币政策调控空间储备足
04-21 06:39早知天下事
04-21 06:31经验治沙→科学治沙 种植杯、种子绳“小”物件发挥治沙植绿“大”作用
04-21 00:23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黄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04-20 21:27宁德时代推迟香港上市?保荐人摩根大通回应称“无法发表评论”
04-20 21:16华夏正声 世界回响
04-20 20:53太原:热心居民捐书 丰富社区书屋
04-20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