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7:53:00
4月7日下午,西安莲湖法院民三庭法官杨婷公开审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与往常不同的是,旁听席上坐满了一群“特殊听众”——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管理硕士(MEM)项目的10余名学员。这场聚焦工程款结算、施工质量争议等核心问题的庭审,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理论与实践深度交融的“法治公开课”,通过真实案件观摩,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司法实践认知,开启了一场“从课本到法庭”的沉浸式学习之旅。
本案中,原告蓝天建筑公司(化名)诉称被告白云公司(化名)拖欠工程款数百万元,而白云公司则以施工质量问题为由反诉赔偿损失。庭审现场,双方围绕合同履约细节、工程验收标准等核心证据展开激烈交锋。杨婷精准把控庭审节奏,通过“举证—质证—辩论”层层推进,抽丝剥茧,还原案件事实,将工程领域“专业性强、证据链条长”的纠纷特点直观呈现于法庭之上。
“工程合同条款如何转化为法律证据?”“质量争议的司法鉴定程序如何启动?”这些课堂上讨论的理论问题,在庭审中得到了具象化呈现。学员们全程专注记录,时而凝神倾听争议焦点,时而低头对照法律条文,深刻体会到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适用的严谨性与复杂性。
庭审结束后,杨婷与学员们展开交流。她结合案件指出:“建设工程纠纷专业性强、证据链条长,需从合同订立阶段就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她鼓励学员:“既要懂技术、善管理,更要敬畏法律规则,将法治思维融入项目全周期。”
“以前觉得法律条款离工程实践很远,今天才发现,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可能成为法庭上的‘胜负手’。”MEM学员代表乔同学感慨道。另一名学员表示:“法官对专业术语的精准解读和对争议焦点的把控,让我对工程合规管理有了全新认知。”
此次庭审观摩是莲湖法院深化“院校联动”机制的创新举措。通过邀请高校师生旁听典型案件,将法庭变为法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助力培养“懂法律、通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下一步,莲湖法院将继续拓展司法公开形式,为在校学生、行业从业者提供更多“零距离”接触司法实践的机会,推动法治教育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
作者:陈思含
编辑:侯宜均
审核:姚启明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早安,淮南!
03-25 20:57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