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57:00
近日,上海对边走边抽烟的“游烟族”出手了。3月中旬起,上海率先在武康路、豫园商城、新天地、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今潮8弄、蟠龙天地等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推进室外“游烟”治理,形成示范效应。这一举措实施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走在路上,前面突然有人“吞云吐雾”,烟雾烟味随风飘散,糊人一脸…… 这些边走边抽形成的二手烟雾,就是“游烟”。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上海成人吸烟率已逐步下降至19.2%,但人群二手烟暴露率仍达47.6%,室内控烟状况不断向好,但室外二手烟情况却不容乐观。该市万人“游烟”调查显示:近六成市民经常遭遇“游烟”(一周内遇到游烟≥3天),逾九成市民对“游烟”表示反感。
由此可见,上海治理“游烟”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既是为了回应市民的现实需求,也是通过小范围试点寻求适宜治理措施的有益探索,从而助推全面控烟行动,进一步减少二手烟的危害。实际上,《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已规定在部分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如发现违规“游烟”可进行劝阻、举报,对违者个人可施以罚款等处罚。这其实为当地治理“游烟”提供了法律依据。
从报道看,当地主要通过在网红地标开展志愿者劝导、增设禁烟标识提示、撤除商户外摆烟灰缸、常态化宣传教育等方式,倡导“室外不随处吸烟”的文明行为,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智慧。相比室内控烟,“游烟”范围不固定、户外抽烟者行为不可测、缺乏强制性制约手段,治理起来难度更大。当地采取审慎而克制的柔性化劝阻方式,既不罚款,也不强怼,主打一个“劝人自觉”,巧妙避免了“一刀切”引发的对立情绪和矛盾冲突。但也有市民对此质疑——没有罚款等强制手段配合,仅靠“劝善”恐难长效。如有市民反映部分区域“该抽还是抽”,志愿者难以全天候覆盖,无法做到无缝管理。而且,部分抽烟者主动躲避志愿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削弱了劝阻效果。
可见,治理“游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打好“持久战”。文明劝阻或许仅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完善户外控烟制度建设,加快落实户外控烟法规,对违规者依法实施强制处罚等措施跟进,让抽烟者认识到制造“游烟”的违法代价,从而产生“敬畏心”,主动遵守控烟法规。健康的公共环境,不能仅靠烟民自觉,更需要制度和法治的托底。
上海治理“游烟”试点如果取得成功,无疑会成为全国控烟新范式,届时,希望更多地方能加入治理“游烟”的行列中,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和借鉴经验,让更多人告别“游烟”危害。(江德斌)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早安,淮南!
03-25 20:57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美国参议院公布计划 加快减税、提高债务上限
04-03 03:53苏丹中部多个村庄遭袭 致上百人伤亡
04-03 02:48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乱扔!科学流言榜揭污染真相
04-03 02:37一股民被罚没3.96亿元!
04-03 00:13事关物价 两办发文强化价格治理
04-03 00:09十三届辽宁省委第七轮巡视全面展开
04-03 00:0619位院士专家:AI+优势产业,湖南大有可为!
04-02 23:45长虹美菱:2024年归母净利润6.99亿元,同比下降4.97%,拟10派3.3元
04-02 23:27“星星”在发光!这群特殊的孩子,用绚烂色彩绘出精彩世界
04-02 23:17中国邮政集团总会计师郭成林出任贵州省副省长
04-02 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