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2:04:00
在运转的工业设备中,隐藏着无数细微的震颤,它们是设备的“健康语言”。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厦烟公司)动力车间开展了一场“以数辨疾”的特别实践。
“当时老师傅们趴在设备上听振动,就像老中医把脉,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这种经验转化成数据诊断。”技术团队负责人杨泽辉回忆道。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研发队伍,用一年多的时间,自主开发振动检测系统,通过改良的传感器,将难以捕捉的震颤转化为可解读可感知的数据语言,破译设备的“健康密码”,实现设备隐患的精准预警,打通预防性维修的“最后一公里”。
项目组在现场调试系统
系统开发并非一帆风顺,设备振动信息的捕捉与转化面临“检测精度不足、传感器部署困难、故障预警滞后”三大技术瓶颈。研发团队开展上百次试验,全力攻克这三个难题。“传感器选型就像给设备配‘助听器’,既要听得清杂音,又不能被轰鸣声淹没。”主攻信号处理的工程师陈力介绍。通过广泛对比传感器类型和使用场景,项目组找到了一双灵敏的“电子耳”,帮助职工降低工作难度。
项目组展示传感器组件
狭小空间的安装难题该如何解决?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泽辉从家里的冰箱贴获得灵感,“既然磁铁能吸住金属,是不是也能用来固定传感器?”经过三个月改进的磁吸式支架,让原本需要拆装30分钟的工序缩短至3分钟。
在动力中控室,大屏上跳动的波形图实时显示着设备的“健康情况”。“这套系统就像给设备戴了智能手环,5次/秒的监测频率比老师傅巡检频次高200倍,解决了设备故障预警滞后的问题。”杨泽辉指着突然变红的警示灯解释。
系统工作动图
系统上线运行后的第三个月,一段持续异常的波形引起值班人员的注意,维修人员快速响应,对异常设备开展检查。经检查,确认为空调风机皮带出现6毫米的松动,此次预警成功将故障暴露、维修响应、维修完成的全流程维修时间压缩至以往的三分之一。车间老员工李德利说:“以前遇到设备振动的难题需要耳听手摸,现在看看数据就能发现异常,这套系统把我们三十年的经验都装进去了。”
当老工匠的“听音棒”遇见数据流的0与1,将老工匠的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资产,推动了设备运维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在智能工厂建设的道路上,厦烟公司将继续扎实推进数字化场景实践,建强支撑生产制造单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赋能。(文/图 杨泽辉 李承杨)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早安,淮南!
03-25 20:57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行走黄河 | 孔子IP的又一个文化阵地五一开张
04-14 16:44茅台酒用“红缨子”高粱通过全国首批种子认证
04-14 16:3113万网友拒绝给一键三连,何同学忘了羊毛月的下场?
04-14 15:59镇江公安参赛5人,获奖5人!
04-14 15:13奋进四载·春潮澎湃①||年均开通一条过黄河通道,立体交通网畅达两岸城区
04-14 15:09商洛市丹凤县多措并举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
04-14 15:03“世界的大机遇”!海关总署重磅发声
04-14 14:45孝昌:春茶采制忙 茶香富一方
04-14 14:45问界回应沈阳车展碰撞事故:车辆被误启动且不满足AEB触发条件
04-14 14:38本周广州天气由晴转阴,周末有雷阵雨
04-14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