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8:07:02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周红飞 杨艺辰)近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25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公布了“2024年寻找高产玉米测产活动”中黄淮海区高产品种榜单。来自河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及其合作团队培育的5个玉米品种——康农8009、君育136、豫单883、MY73和九圣禾6116成功跻身榜单前十名。其中,康农8009和君育136分别以亩产1089.12公斤和1086.49公斤的优异成绩位列第二、第三名。
此次测产活动由中国种子协会于2024年9月发起,旨在推出一批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帮助农民科学选种用种。活动吸引了20家种子会员企业、25个品种和25个地块参与,覆盖了东华北、黄淮海和西北三大玉米种植生态区。在黄淮海区域的玉米生长季,尽管部分区域遭遇了旱涝急转、锈病、青枯病、穗腐病、倒伏、空颗、花粒、畸形穗等多重灾害的叠加影响,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品种凭借其卓越的大田表现、综合抗性、稳产性和丰产性,赢得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最终在25个参评品种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康农8009、豫单883和MY73由河南农业大学汤继华教授及其合作团队培育,君育136出自陈伟程教授团队,九圣禾6116则由李浩川教授团队研发。这些品种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河南农业大学在玉米育种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展示了其在应对复杂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挑战方面的强大科研实力。
师承吴绍骙的陈伟程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种子生产的最优生态区,开辟了新的玉米制种基地,并选育出第五代玉米代表性品种“豫玉22”,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陈彦惠、汤继华等人为代表的河南农业大学“玉米人”在科研前沿接续奋斗,瞄准玉米种业“卡脖子”难题,围绕机收玉米、玉米杂种优势解密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选育出了“豫单9953”“MY73”等一批优秀品种。其中,汤继华教授团队培育的“MY73”已成为当前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品种。
作者:张利军 周红飞 杨艺辰
东丽关切 | 城市治理看东丽:区领导察看市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03-25 20:51两周内办结116件来电事项!哈尔滨市交通集团负责人接听12345热线
03-26 10:13不止大风降温,沙尘也来“凑热闹”,带齐装备再出门!
03-25 20:54降本减负增信心
03-26 10:16早安,淮南!
03-25 20:57融链赋能•岩企向新——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龙岩新材料产业专场)成功举办
03-26 10:19原州区政协围绕促进优化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专题调研
03-25 21:00临沂水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03-26 10:23注意!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收藏这份购票攻略
03-25 21:03跨境追击电诈团伙,仅杭州地区就追回损失超200万元
03-26 10:27汇添富高端制造股票A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3.27%
04-04 00:23重庆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7死1伤
04-03 23:43太极集团新增质押700万股 质押占总股本比例为1.26%
04-03 23:41缅甸强震已致该国3145人死亡
04-03 23:00宜昌佐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04-03 22:53传承英雄精神,续写时代华章——清明节前夕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见闻
04-03 22:47江西良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04-03 22:44爱立信与联想就专利诉讼达成和解
04-03 22:40食品过期还能吃吗,在保质期内一定安全吗?
04-03 22:30从彭家渡变迁看闵行之美丨闵行情
04-03 22:30